首先對于新風系統集中回風還是點送點回個人認為無需爭論,存在即合理。我們不妨分析下哪種情況下更適合集中回風,哪種情況下更適合點送點回!下面總結下兩種形式的區別。
01
成本造價分析


第一張圖是集中回風,第二張是點送點回,可以看到點送點回使用管路更多,打孔更多,風口也更多,集中回風12個口,點送點回17個口,成本增加1500-2000左右。
02
施工局限性
首先就是打孔,新風管路都需要打孔,集中回風管路相對更少,打孔更少,想要打孔少集中回風是首選。再有就是吊棚面積,點送點回由于管路多,并且送風和排風需要拉開距離,需要更多的區域吊棚,而集中回風相對所需吊棚區域更少,也就是說部分裝潢是無法做點送點回的,但是集中回風都可以做。
03
哪種效果更好
先說下集中回風,集中回風就是在在過廊處統一做排風,每個臥室做送風,利用壓差進行循環換氣。這里面有個底層邏輯就是獨立區域如果是睡覺的時候門窗緊閉是否能通過屋內的送風產生正壓溢出,在過廊處負壓處排風口排走呢?
我們都吹過氣球,隨著氣球體積越大,所需要的力氣也越大,這是因為氣球體積越大里面的壓力也就越大,需要外界施加更大的壓力才能把氣吹進去。
正如我們的臥室一樣,門窗緊閉,窗戶的密閉性非常好了,唯一向外釋放壓力也就是向外流通空氣的就是門縫了,門縫相對較小,說明開門和關門的房間內壓力也不同,壓力增大會間接減少送風量,就像吹氣球使用同樣的氣力,氣球越大所吹進的風越少,并且不同區域有開門的有關門的,也會影響各自的壓力,造成壓力失衡,比如有的房間關門內部壓力大就會減少送風量,有的房間開門就會增加送風量,波動一定會存在,但是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就是集中回風的缺陷。
那么對于點送點回,也就是每個區域都有送風和排風,不論是開門或者關門都能很好的平衡區域內的壓力,當然我們還是要保持微正壓,比如送風35m³,排風30m³,即便有壓差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
04
不同結構更適合哪種
其實無論哪種形式存在即合理,對于地下室做敞開空間的首選是集中回風,對于4室2廳有獨立封閉空間首選是點送點回。作為消費者不要糾結,因為新風系統是24小時敞開的,這些壓力關系最終都會趨于平衡。你會選哪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