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期話題,我們繼續聊。再說說新風行業的痛點,一個很好的建康和環境治理和改善類產品,本該在消費升級,品質崛起的大環境下,迎來市場的爆發,但是市場沒有出現我們預期的結果,究其原因如下:1、市場宣傳錯位,用戶認知不足:目前的新風系統整體上,還是依賴項目驅動,來推動市場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的背后因素主要還是因為新風系統的市場普及度低,用戶認知不夠,對新風系統的選擇和使用,目前僅限于少部分人群,新風還沒有成為市場的剛需產品。加之前些年,國內大氣環境污染嚴重,新風系統的營銷的核心功能和價值,過多的和PM2.5的治理和改善進行綁定。那么這幾年隨著大氣污染治理的改善和優化,新風系統的產品價值和市場面臨極大的挑戰和危機。因為行業過分的消費了霧霾這個痛點。所以一旦這個痛點被解決的時候,市場也就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新風行業的標準化建設不健全,缺乏強有力的落地標準:雖然陸續出臺了幾個相應的標準,但是這些標準整體的力度都不夠,對市場的引導價值不足,落地推進效果有限。加之新風一直在通風領域徘徊,沒有很好的和建筑施工的設計標準綁定。所以一方面在建筑設計端沒有很好的考慮新風施工作業環境的技術要求和施工安裝預留,導致新風在后裝市場的施工安裝過程中面臨極大的困難,要不穿墻,要不開孔,要不換玻璃,不管是哪種安裝模式,其實對于家庭的改動都比較大,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選擇和使用新風系統。這里面,拿我自身的案例來說,作為行業的從業者,自己家里安裝一套無管道新風系統,在安裝環節,涉及到內墻開孔,最后和家里人爭論了半天,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選擇兩個臥室,還有一個臥室沒有安裝。可見安裝過程中,對于家庭結構的改造,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面臨的阻力有多大。
3、市場宣傳和推廣力度不足,缺乏大企業引導:新風系統的產品功能和價值點,這些年市場培育不夠,產品功能和價值點的包裝和宣傳,一直都沒有完全涵蓋產品的核心價值,比如新風系統除了通風換氣之外,對于室內空間污染甲醛、苯和TVOC的治理和改善,市場宣傳不到位,用戶教育不夠,市場的認知沒有建立,那么導致在C端市場,一直不溫不火。與消費者來說,這個產品一直屬于可有可無的狀態。在這種認知體系下,相信市場是很難引爆的。
4、售后服務體系不健全,安裝水平不高,服務標準化程度低,產品效果尚未完全有效體現:新風系統屬于對安裝能力要求很高的環保和建康產品,但因為市場尚未規模化,導致整個行業的售后安裝成本高,作業標準化程度低,售后服務水平不高,行業作業水平層次不齊,往往一套上萬的新風系統,因為安裝能力欠缺,導致安裝后,新風系統的效果不明顯的現象比比皆是。5、產品單品值高,且功能和價值不顯性,用戶感知不強:雖然項目端一套單向流的新風系統,產品設備加售后服務,一套價格在一千多元就能搞定,但是在零售端,如果是吊頂式新風系統。正常一套的設備加安裝的費用,也得接近1萬。這種價格,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絕對算不上普通家電產品的范疇。雖然壁掛機和柜機價格可以有效降低費用,但是從整體空間的空氣治理效果來看,還是略輸一籌。加之新風系統給居住空間提供的是潔凈、舒適和高品質的空氣,對于消費者的人體感知,其實是最弱的。雖然建康的食物、水、空氣,是人體生存必須的要素。但是從消費者的個體感知來說,空氣的優劣,是人體最無法感知好壞的。那么一個無法感知好壞的空氣治理產品,讓消費者花大價錢去投入,這個商業邏輯,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6、地產主打概念新風,低價中標,行業惡性競爭,反噬了新風系統的品質:這幾年新風系統在零售端渠道發展受阻的情況下,企業紛紛調整渠道策略,布局地產項目渠道。對于地產開發商來說,目前項目上新風,更多是為了項目的包裝和營銷考慮,為了提高項目的溢價空間,還沒有完全上升的真正提升項目的品質層面。所以項目配套新風,更多是為了概念,加之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移到買房市場,市場融資端縮緊,開發商資金壓力變大,所以低價中標成為市場常態,這就導致了,供應鏈端為了拿到項目,企業惡性競爭,不斷降低新風系統的配置和功能,減配低質降質的新風系統大量安裝到地產精裝修市場,這些“設備加安裝”一千多元的新風系統,很多時候,基本就成了通風設備,且使用效果非常不好,導致交付的精裝修樓盤,在市場端,用戶大量應用之后,會反噬對于新風系統的美好認知和品質。這種認知建立之后,市場就很難再去教育用戶了,無形中也摧毀了用戶對于新風系統的產品印象和未來市場的消費潛力。
7、線下渠道用戶被截留,渠道價值弱化,單品類運作,經營效率低,成本高,實體店無法存活,經銷商轉型和流失很多:在電商和移動電商及新媒體渠道的崛起之后,線下傳統的新風經銷和代理渠道,用戶被截留,生意越來越難做;加之實體店經營成本高,新風單品類的經營的渠道獲客成本高,生存壓力大,大部分渠道都開始轉型,要么融合多品類經營,要門轉行,要么關店,徹底離開行業,這也是對新風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2、新風行業的標準化建設不健全,缺乏強有力的落地標準:雖然陸續出臺了幾個相應的標準,但是這些標準整體的力度都不夠,對市場的引導價值不足,落地推進效果有限。加之新風一直在通風領域徘徊,沒有很好的和建筑施工的設計標準綁定。所以一方面在建筑設計端沒有很好的考慮新風施工作業環境的技術要求和施工安裝預留,導致新風在后裝市場的施工安裝過程中面臨極大的困難,要不穿墻,要不開孔,要不換玻璃,不管是哪種安裝模式,其實對于家庭的改動都比較大,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選擇和使用新風系統。這里面,拿我自身的案例來說,作為行業的從業者,自己家里安裝一套無管道新風系統,在安裝環節,涉及到內墻開孔,最后和家里人爭論了半天,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選擇兩個臥室,還有一個臥室沒有安裝。可見安裝過程中,對于家庭結構的改造,在實際安裝過程中,面臨的阻力有多大。
3、市場宣傳和推廣力度不足,缺乏大企業引導:新風系統的產品功能和價值點,這些年市場培育不夠,產品功能和價值點的包裝和宣傳,一直都沒有完全涵蓋產品的核心價值,比如新風系統除了通風換氣之外,對于室內空間污染甲醛、苯和TVOC的治理和改善,市場宣傳不到位,用戶教育不夠,市場的認知沒有建立,那么導致在C端市場,一直不溫不火。與消費者來說,這個產品一直屬于可有可無的狀態。在這種認知體系下,相信市場是很難引爆的。
4、售后服務體系不健全,安裝水平不高,服務標準化程度低,產品效果尚未完全有效體現:新風系統屬于對安裝能力要求很高的環保和建康產品,但因為市場尚未規模化,導致整個行業的售后安裝成本高,作業標準化程度低,售后服務水平不高,行業作業水平層次不齊,往往一套上萬的新風系統,因為安裝能力欠缺,導致安裝后,新風系統的效果不明顯的現象比比皆是。5、產品單品值高,且功能和價值不顯性,用戶感知不強:雖然項目端一套單向流的新風系統,產品設備加售后服務,一套價格在一千多元就能搞定,但是在零售端,如果是吊頂式新風系統。正常一套的設備加安裝的費用,也得接近1萬。這種價格,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絕對算不上普通家電產品的范疇。雖然壁掛機和柜機價格可以有效降低費用,但是從整體空間的空氣治理效果來看,還是略輸一籌。加之新風系統給居住空間提供的是潔凈、舒適和高品質的空氣,對于消費者的人體感知,其實是最弱的。雖然建康的食物、水、空氣,是人體生存必須的要素。但是從消費者的個體感知來說,空氣的優劣,是人體最無法感知好壞的。那么一個無法感知好壞的空氣治理產品,讓消費者花大價錢去投入,這個商業邏輯,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6、地產主打概念新風,低價中標,行業惡性競爭,反噬了新風系統的品質:這幾年新風系統在零售端渠道發展受阻的情況下,企業紛紛調整渠道策略,布局地產項目渠道。對于地產開發商來說,目前項目上新風,更多是為了項目的包裝和營銷考慮,為了提高項目的溢價空間,還沒有完全上升的真正提升項目的品質層面。所以項目配套新風,更多是為了概念,加之這幾年房地產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移到買房市場,市場融資端縮緊,開發商資金壓力變大,所以低價中標成為市場常態,這就導致了,供應鏈端為了拿到項目,企業惡性競爭,不斷降低新風系統的配置和功能,減配低質降質的新風系統大量安裝到地產精裝修市場,這些“設備加安裝”一千多元的新風系統,很多時候,基本就成了通風設備,且使用效果非常不好,導致交付的精裝修樓盤,在市場端,用戶大量應用之后,會反噬對于新風系統的美好認知和品質。這種認知建立之后,市場就很難再去教育用戶了,無形中也摧毀了用戶對于新風系統的產品印象和未來市場的消費潛力。
7、線下渠道用戶被截留,渠道價值弱化,單品類運作,經營效率低,成本高,實體店無法存活,經銷商轉型和流失很多:在電商和移動電商及新媒體渠道的崛起之后,線下傳統的新風經銷和代理渠道,用戶被截留,生意越來越難做;加之實體店經營成本高,新風單品類的經營的渠道獲客成本高,生存壓力大,大部分渠道都開始轉型,要么融合多品類經營,要門轉行,要么關店,徹底離開行業,這也是對新風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最后在說說新風行業的破局之道:綜合以上行業情況,新風要想實現行業大發展,除了政策支持到位,還需要行業同心協力,共同自救,避免低價內卷。在具體工作方向上,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推進:
1、產品一定要走標準化通用化產品路線,打造更適合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產品:新風系統未來要想形成大市場,一定要走標品路線,產品定價上要適合通用產品的特征,整體價格要下探,壁掛機要到1000-2000元區間,柜機要在3000-5000區間,吊頂機要在5000-8000元區間(含售后),滿足大眾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定價需求。
2、強標準配合落地支持,引導行業和市場大面積推廣和應用: 新風系統需要加強和暖通行業,建筑行業、設計行業進行互動和協同,推動新風系統在建筑端和設計端協同,推動新風系統的政策保障。
3、強化產品的綜合功能和價值:新風的功能點很多,對室內空間的環境改善和提升,優勢明顯,我們需要加大新風對于室內環境的綜合治理能力,尤其是對人體傷害非常大的甲醛、苯、TVOC 等污染物的治理和改善。在市場推廣時要強化新風系統對于室內污染源的治理和改善,加大室內污染對人體傷害的嚴重性,弱化PM2.5治理等功能,徹底改變用戶對于新風系統核心價值的重新認識。
4、擴展產品的系統屬性,融入舒適系統,走集成化概念,通過系統集成拉動新風的規模:新風作為單一功能性產品,雖優勢明顯,但競爭力不足。在整個社會品質化、舒適化升級的大背景下,新風需要融合和集成到大的舒適系統及智能家居的大環境中來,作為系統集成的核心要素和支撐環節,擴大新風系統的市場應用價值和空間,新風系統才更有想象力。
5、新風系統治理空氣品質,需要融入更多的技術,走空間綜合治理解決方案路線:經歷疫情的洗禮,我們對居室空間可能會增加更多的安全需求,如果打造居住空間環境治理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可能是未來居室空間新的發展方向。這里面我們需要融入消毒殺菌的功能,有害氣體和物質的降解和去除功能,居室環保型材料的綜合應用等。通過多重技術的綜合應用,共同推動和實現居住空間的安全、建康、環保、舒適等目標的實現。
6、產品的優化和技術的升級必不可少:目前的新風系統,壁掛式新風和吊頂式新風,都面臨空氣治理和優化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吊頂式新風雖然效果較好,但施工作業環境要求較高,且管道冗長,鋪設負責,占用居室空間較大,且后續維護和清理不方面等。所以新風系統要想不受安裝環境限制,一方面施工安裝技術需要優化,一方面整體技術需要升級。如目前空調企業推動的新風空調的融合及無管道新風系統技術升級,改變作業和施工環境,我覺得未來或許更有未來。
7、強化市場的推廣和普及,共同推動新風系統的普及:聯動空調企業和舒適系統集成企業及項目方,共同推動和普及新風,教育和培養C端用戶和項目客戶,改變他們的認知。只有改變新風系統從概念產品到品質性需求,在升級到剛性需求的時候,才能迎來新風系統的全面普及和市場的爆發。
1、產品一定要走標準化通用化產品路線,打造更適合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產品:新風系統未來要想形成大市場,一定要走標品路線,產品定價上要適合通用產品的特征,整體價格要下探,壁掛機要到1000-2000元區間,柜機要在3000-5000區間,吊頂機要在5000-8000元區間(含售后),滿足大眾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定價需求。
2、強標準配合落地支持,引導行業和市場大面積推廣和應用: 新風系統需要加強和暖通行業,建筑行業、設計行業進行互動和協同,推動新風系統在建筑端和設計端協同,推動新風系統的政策保障。
3、強化產品的綜合功能和價值:新風的功能點很多,對室內空間的環境改善和提升,優勢明顯,我們需要加大新風對于室內環境的綜合治理能力,尤其是對人體傷害非常大的甲醛、苯、TVOC 等污染物的治理和改善。在市場推廣時要強化新風系統對于室內污染源的治理和改善,加大室內污染對人體傷害的嚴重性,弱化PM2.5治理等功能,徹底改變用戶對于新風系統核心價值的重新認識。
4、擴展產品的系統屬性,融入舒適系統,走集成化概念,通過系統集成拉動新風的規模:新風作為單一功能性產品,雖優勢明顯,但競爭力不足。在整個社會品質化、舒適化升級的大背景下,新風需要融合和集成到大的舒適系統及智能家居的大環境中來,作為系統集成的核心要素和支撐環節,擴大新風系統的市場應用價值和空間,新風系統才更有想象力。
5、新風系統治理空氣品質,需要融入更多的技術,走空間綜合治理解決方案路線:經歷疫情的洗禮,我們對居室空間可能會增加更多的安全需求,如果打造居住空間環境治理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可能是未來居室空間新的發展方向。這里面我們需要融入消毒殺菌的功能,有害氣體和物質的降解和去除功能,居室環保型材料的綜合應用等。通過多重技術的綜合應用,共同推動和實現居住空間的安全、建康、環保、舒適等目標的實現。
6、產品的優化和技術的升級必不可少:目前的新風系統,壁掛式新風和吊頂式新風,都面臨空氣治理和優化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吊頂式新風雖然效果較好,但施工作業環境要求較高,且管道冗長,鋪設負責,占用居室空間較大,且后續維護和清理不方面等。所以新風系統要想不受安裝環境限制,一方面施工安裝技術需要優化,一方面整體技術需要升級。如目前空調企業推動的新風空調的融合及無管道新風系統技術升級,改變作業和施工環境,我覺得未來或許更有未來。
7、強化市場的推廣和普及,共同推動新風系統的普及:聯動空調企業和舒適系統集成企業及項目方,共同推動和普及新風,教育和培養C端用戶和項目客戶,改變他們的認知。只有改變新風系統從概念產品到品質性需求,在升級到剛性需求的時候,才能迎來新風系統的全面普及和市場的爆發。